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
“‘一个孩子都不能少’——中国浙江省萧山区特殊教育提升行动实践”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案例
来源: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 作者:程海涛 上传时间:2021-07-06 14:27:11 点击数:4

2021622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官网公布了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评选结果,由萧山区人民政府牵头、萧山区教育局组织申报、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协助总结的“‘一个孩子都不能少’——中国浙江省萧山区特殊教育提升行动实践(Leaving No one Behind-Special Education Promotion Practice of Xiaoshan District, Zhejiang Province, China作为优秀案例成功入选,受到联合国认可并向世界推广。

1

2015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批准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提出了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及169项具体目标,要求世界各国到2030年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包容与环境美好的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具体包括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等目标。20213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第二次公开征集关于施行“2030议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良好实践、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共征集700多份案例,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贸易组织等24个联合国机构跨部门专家评审,最终选定464个案例入选本次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实践(UN SDG Good Practices)。其中中国有29个案例入选,有3个来自浙江省,有4个涉及教育主题。


2

长期以来,萧山致力于扩大教育机会,积极消除教育不平衡、不平等现象,确保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的教育。“‘一个孩子都不能少’——中国浙江省萧山区特殊教育提升行动实践是萧山区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益探索,该实践极大提升了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为构建全纳、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做出了贡献。2015年以来,为推进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萧山将特殊教育工作重心聚焦到以特殊学生美好成长、学会生活为指向的人文关怀上,致力于构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创造条件采用多种办学形式,满足各年龄段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优质特殊教育的需求,对重度肢体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适合教育,使残障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身心潜能得到有效开发,保障所有学生自理、自立、有尊严的美好生活与成长,并为其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具体通过建立残疾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积极架构残疾儿童安置体系、加强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融合教育效果、强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加大特殊教育康复和就业支持、加强残疾儿童个性化教育等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确保全纳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特殊教育作为萧山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萧山特殊教育经验做法对发展中国家保护弱势群体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本案例入选标志着萧山特殊教育实践获得了联合国相关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详情参见:https://sdgs.un.org/partnerships/leaving-no-one-behind-special-education-promotion-practice-xiaoshan-district-zhejiang